日期:2022-12-02 來源:黨委宣傳部融媒體中心
作者:陶梅 付孜諾 編輯:齊芳 關注:[]
清晨,地質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實驗室里,燈光按時亮起。穿上白大褂,戴好口罩、手套,來自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博士研究生魏婷婷開始一天的科研生活。從材料制備、混合漿料、電池的組裝測試和拆分、數據分析到文獻查閱……這些工作已成為魏婷婷的生活常態。
從曾經的科研新手到國際學術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0余篇,獲批一項中央高校博士生科研創新項目,獲得兩次國家獎學金及卓越博士獎學金等等,魏婷婷憑借著持之以恒的韌勁,奮力攀登科研學術的高峰。
選擇科研方向 走自己沒走過的路
2019年,魏婷婷獲得了東北大學碩博連讀的機會,師從伊廷鋒教授,從事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方向研究。在科研道路上,魏婷婷喜歡“跳出舒適圈”,“原本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但好奇心驅使我想要做探索性、開創性、挑戰性的研究。對于科研方向,我想走自己沒走過的路?!?/p>
為了做出有意義的成果,她始終秉持創新精神,“這次嘗試如何改善鋰電這種新材料,確實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在導師的指導下,魏婷婷通過靜電紡絲工藝制備Li5Cr7Ti6O25納米纖維,有效增加負極材料與電解液的接觸面積,縮短離子傳輸路徑,提供更多的鋰離子插入位點,增強鈦酸鹽負極的電化學性能;同時,該研究將靜電紡絲法制得的納米纖維表面進行表面碳包覆,可以有效地改善鈦酸鹽負極固有的離子電導率低問題。
經過不斷探索攻關,魏婷婷以“R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coration of Li5Cr7Ti6O25@C nanofibers asstable lithium storage materials(合理構建及修飾的Li5Cr7Ti6O25@C納米纖維被用作穩定的儲鋰材料)”為題,在國際化學領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中科院1區)上發表了有關一維鈦酸鹽纖維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的論文,并入選ESI熱點論文。
堅守學術初心 求索路上勇敢前行
科研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不要畏懼,想想當初選擇讀博的初心,然后重整旗鼓,化困難為力量,把注意力投入到解決問題中來?!?/p>
2021年,魏婷婷獲批一項中央高校博士生科研創新項目?!拔覀冞@個課題主要是針對鈉離子電池普魯士類正極材料的改性及儲鈉機理研究,我主要是負責整個項目的整體實驗設計、主要實驗操作及數據的具體分析。”這個項目的提出是基于魏婷婷前期對鈉電正極材料的探索。在課題的前期實驗中,材料的穩定性一直不是很好,產率也一直很低。面對實驗難題,魏婷婷也經常自我懷疑,但她不氣餒、不放棄,以積極的態度去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尋求導師幫助,經過團隊的共同努力,她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我們調整了試驗方法從原來的單一源法到后面的共沉淀提高了產率,為了解決不穩定的問題,我們還通過調整電解液、工作電壓等測試條件來解決具體問題。”魏婷婷還分享到,前期的科研任務已經保質保量地完成,現在就等著課題結項了。
在魏婷婷看來,靈感迸發的那一瞬間,背后是長時間的積累、準備和思考?!懊恳粭l上坡路都不好走,既然選擇了一條上坡路,就要堅持下去?!痹诳蒲械缆飞希烘面檬冀K堅守初心,敢啃“硬骨頭”,敢于向“卡脖子”技術發起挑戰,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煉中發揚嚴謹求實、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完成自身的蛻變。
科研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魏婷婷的堅守與探索,更離不開導師的幫助、引導和鼓勵?!胺浅8兄x伊老師在我科研道路上給予的包容與信任,在學術知識方面的耐心輔導,在課題資源方面的鼎力支持,還有無數個遭遇挫折時刻的真誠鼓勵。”魏婷婷說,老師不僅是她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也是她學習前進道路上的榜樣。未來,魏婷婷將以更加扎實堅定的腳步,探索鋰、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未知領域,開闊更廣闊的科研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