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9-23 來源: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
作者:柴藝 編輯:齊芳 李子怡 韓雪彤 關注:[]
學校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培育創新意識,培養創業精神。近年來,學校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聚焦思創、專創、研創“三個融合”,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統籌學校創新創業教育資源,融入中國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實現了創新創業教育全覆蓋,讓每一名學生都能接受創新創業精神的熏陶和浸染,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精彩紛呈的雙創課堂
構建了“必修+選修”、“線下+線上”、“課內+課外”等立體化、多面向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既覆蓋全體學生又滿足個性化需求。強化創新實驗班培養模式,加強創新團隊建設,為大學生研究性學習、主動實踐和科技創新提供自主發展的平臺和資源,遴選32個學生創新團隊,以賽建隊、以賽建課、以賽建坊,實現賽課融合、以坊助課、以坊助創。創新創業教育成果獲評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創客實戰訓練營》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成為秦皇島分校第一個國家級一流課程,填補了東北大學社會實踐類一流課程的空白;4人入選省級創新創業教學名師,4個團隊入選省級創新創業優秀教學團隊。


追求卓越的雙創文化
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活動,培育崇尚創造、追求卓越的創新創業文化,每年舉辦大學生科技節、“創享沙龍”、校園AI Day、“一生一芯”計劃等豐富多彩的創新創業活動100余場次,參加學生2萬余人次,旨在以文化人、以“創”育人,讓創新成為習慣。發揮大學生創客團隊的科技優勢,帶動區域雙創教育事業發展,與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教育局合作開展科技創新聯合育人工程,參與設計《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小學科技創新教育三年行動計劃》,開發設計科技教育系列課程;完成秦皇島市中小學科學課程師資培訓、開發區信息技術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為服務區域教育事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創新無限的雙創項目
深入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研究,遵循“興趣驅動、自主實踐、重在過程”的原則,通過設立專項基金,全面推廣探究式、研究性學習與訓練,鼓勵和引導學生“真刀真槍做科研”。項目已經成為學生創新實踐的重要載體,約50%的本科生在校期間參與了項目研究,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明顯提升,為培育優秀創新創業團隊打下了堅實基礎。自第二次黨代會以來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701個,參與學生3385人次,發表論文267篇,獲批專利147個。我校“大創訓練計劃項目”不斷突破,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上屢創佳績,榮獲第十五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優秀學術論文”、第十六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年會“我最喜愛的項目”,學校蟬聯兩屆“優秀組織獎”。

挑戰自我的雙創競賽
依據學生個性特長,緊密結合學科專業,充分發揮科技競賽的“實踐”導向作用,通過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創。第二次黨代會以來,我校承辦了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CCPC)、河北省大學生創新大賽等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競賽25項,提高了我校學生參賽質量,學校雙創綜合實力得到顯著提升。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競賽獲國家級以上競賽獎項1525項、省級獎項3190項,首次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主體賽一等獎,榮獲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區域賽河北省首個金獎,榮獲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春季賽中全球唯一COMAP冠名獎學金),榮獲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室外遠程無人駕駛組全國第一名,不斷刷新科創路上的“第一”與“唯一”。

成就夢想的雙創平臺
積極營造集“雙創教育、實訓實踐、項目孵化、成果轉化”于一體的交互式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對入駐基地的學生團隊實施“選拔—訓練—資助—孵化—接力”程序管理,提供全程指導和一站式服務。同時,程序設計、3D打印、智能機器人、智能硬件工作室,為廣大學生提供各類創新創業實訓和創新產品加工服務。激活優勢學科雙創動能,大創中心與各學院共建創新實踐實驗室、打造示范性創新實踐基地,為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新實踐提供平臺。整合科技型企業雙創資源,建立“星箭玻璃”等多個高新企業創業實踐基地,促進學生創業和高質量就業,構筑覆蓋校內外的創業者家園。構建形成了校、院、企共同參與的“1+N+N”模式創新創業服務支撐平臺,促進了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企業需求的緊密結合。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獲評省級眾創空間,獲批河北省首批雙創學院建設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