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6-26 來源:管理學院黨委
作者:張貝 編輯:齊芳 周博 關注:[]
她是科普教育理論的積極探索者,是科普工作創新發展的實踐引領者,帶領科研團隊專注于科普研究與開發10余年,以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書寫著科學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她就是我校科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任嶸嶸,她的貢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入選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先后獲得河北省科普事業貢獻獎、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全民科學素質先進個人、河北省三八紅旗手、河北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堅持教學科研并重 嚴謹治學十余載
2008年博士畢業后,任嶸嶸一直扎根教學與科研一線,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將立德樹人作為自己教育事業的根本追求。她不僅在課堂上傳授專業知識,更在教育的點滴中融入思政元素,將課程思政貫通教學各個環節,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曾獲河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二等獎,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河北省三育人先進個人,冶金高校學科建設先進個人等。她指導研究生撰寫的畢業論文榮獲遼寧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積極投身于科普事業,致力于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任嶸嶸帶領科研團隊出版專著《科普領域的質性分析—MAXQDA軟件及使用》,科普藍皮書《中國科普人才發展報告(2015)》《中國科普人才發展報告(2016-2017)》,為科普理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撐和數據支持。作為省科技廳、省科協智庫平臺首席專家,她參與編寫了《河北省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若干措施》《河北省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21-2025年)》,參與制定《科普服務分類與代碼(GB/T41555-2022)》《線下科普活動標準(GB/T43395-2023)》《科普展品全生命周期安全要求》等國家標準,為科普事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在學術研究領域,任嶸嶸也取得了豐碩成果,發表高水平論文30余篇,其中《中國科普產業發展現狀研究——基于2019年全國科普產業數據調查》獲第26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十佳論文。
投石問路巧結緣 堅守科普出成效
2009年,任嶸嶸注意到河北省科技廳科技計劃中設立的專項,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申請了科普動漫《奇妙的材料世界》。“當時就想把東北大學的優勢學科進行傳播,至于什么是科普、什么是動漫、如何進行傳播都不是十分清晰。”為了彌補這一短板,她虛心請教冶金領域專家,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詳細了解鋼鐵冶煉的整個過程。她認真做好每個環節的詳細記錄,讓團隊中負責動漫的創作人員進行科普化的編譯。經過近一年的磨合,科普動漫作品——《奇妙的材料世界》由東北大學音像出版社出版。“盡管這個作品在制作技術和整體創意上,存在諸多不完美之處,但它無疑為我們后續的科普研發之路鋪設了堅實的基石。”回顧整個研發過程,任嶸嶸深有感觸地說道。
一個優秀的科普工作者,不僅要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嫻熟的傳播技巧,還要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動員能力,以及堅持不懈、勇于擔當、樂于奉獻的精神。2018年,任嶸嶸深入貧困地區,歷經30余天的實地調研,編制了《科普助力精準扶貧報告——河北省》,系統梳理總結了河北省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助力精準扶貧攻堅戰中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針對科學知識、科學思維的傳播與普及,她帶領團隊為各級、各類基層科普人才提供培訓50余場,培訓人數超過6000人。同時,她還參與大型科普活動20余次,主辦科普活動近百場,組織近千名志愿者為數萬人次提供了科普志愿服務,讓大眾與科學“零距離”接觸。
任嶸嶸帶領團隊創建了河北省科普信息化技術創新中心,這是河北省唯一一個專門從事科普研發的省級平臺。2021年,該中心入選中國科協“普惠之星”提名、全國科技活動周先進集體,被中國科協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被河北省科技廳認定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五星)。2023年,該中心科研團隊入選河北省科技廳科技創新型智庫、河北省科協科學傳播與普及智庫研究基地。
在科普領域深耕細作,任嶸嶸不僅致力于科研工作的深入探索,更將科普教育作為自己的使命,不斷將科學的魅力傳遞給廣大學生和社會大眾。她的努力讓更多人感受到了科學的魅力,也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培養科技人才、推動科普事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