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21 來源:《河北日報》2025年2月21日6版
作者:趙瑞雪 編輯:齊芳 丁鵬翔 關注:[]

投壺、“一圈到底”、猜燈謎……日前,在秦皇島山海關區海逸社區,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社區運動會。
運動會上,一群年輕的“藍馬甲”分外引人注目,他們不停地忙碌著,有時是服務人員,有時是裁判員。原來,他們是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學生體育志愿服務隊。不久前,“小浪花”開展的“百個支部進社區 青春志愿健身行”健身健康結對志愿服務,入選由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組織開展的全國2024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務優秀案例。
一群青春洋溢的大學生,為什么會扎根社區一線進行體育健康志愿服務?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團委教師、“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學生體育志愿服務隊隊長周林岳介紹,這是該校一個延續了多年的傳統。“2017年5月,我們就成立了‘李慶玉志愿服務先鋒隊’體育志愿服務分隊,為各類體育賽事活動服務,并推廣冰雪運動等各類體育健身運動技能和知識。”周林岳說,從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到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秦皇島馬拉松賽,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的學生已經服務過各類大型體育賽事活動30余次。2023年,他們響應河北省體育局號召申報為河北省“小藍帽”志愿服務隊秦皇島分隊,同年又在此基礎上,與秦皇島市體育局聯合組建了“小浪花”健身健康大學生體育志愿服務隊。
2023年秦皇島舉辦社區運動會以來,“小浪花”113個志愿服務小隊與秦皇島市海港區、山海關區、北戴河區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113個社區結對,7000余名志愿者深入社區開展體育志愿服務工作,服務了近萬名社區居民。
配合社區舉辦社區運動會,聽起來輕松簡單,做起來卻困難重重:有的社區老人多,有的社區小朋友多,有的社區體育活動場地缺乏,有的社區居民工作忙騰不出時間……如何激發社區辦賽的積極性,“小浪花”們可是動了不少腦筋。
曹軼翔是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控制工程學院的大三學生,2023年學院協辦社區運動會,作為學院團委書記的他組織學院的“小浪花”們對接24個社區開展社區運動會。“萬事開頭難。同學們剛開始聯系社區,也遇到了社區積極性不高、缺乏設施條件等困難?!辈茌W翔說,為了盡快打開局面,他和同學們選擇從易到難,逐個打通。
“我們對社區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統計,選擇體育設施條件好、體育活動開展多、有強烈意愿的社區,把社區運動會先開展起來?!辈茌W翔說,隨后他們又通過電話溝通、現場走訪,對一些有疑慮的社區進行定期回訪,針對問題制定解決方案,慢慢地,其他社區舉辦運動會的熱情也高漲了起來。
取得信任是第一步,怎么解決各個社區在舉辦運動會時面臨的實際困難才是難點。曹軼翔介紹,“小浪花”主動轉換思路,從配合社區的被動服務者,變身為社區解決困難的幫手。“缺裁判,我們當裁判;缺活動禮品,我們發揮特長,寫春聯、做風箏代替;活動場地不足的,我們就設計一些適合小場地的體育項目……”曹軼翔說,比如2024年1月份在盛秦福地社區舉辦的運動會,考慮到居民年齡較大,他們精心設計了比賽項目,涵蓋熱身操、羽毛球接力賽、真人跳棋、象棋等多項趣味活動,兼顧強身健體與休閑益智。
“為了讓項目更有特色,我們還對很多比賽進行了‘加工’。比如真人跳棋比賽是同學們收集了空礦泉水瓶,清洗干凈后當棋子使用,居民們覺得好玩又有教育意義。”曹軼翔說,“小浪花”還會在節假日做一些主題活動,比如清明節帶著孩子們體驗放風箏,利用雙休日家長的空閑時間策劃親子運動會等,有的社區為此還專門寫了感謝信。
協助社區打造全民健身隊伍,幫助社區形成更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開展不同形式的運動會,打造社區運動積分榜……“小浪花”的出現為秦皇島基層體育事業注入了活力,把朝氣和熱情帶給更多人。